• 微信

    悬壶中医教育

    微信号:19386963380

19386963380

如何零基础如何学习中医把脉

来源:本站 时间:2022-10-08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很多中医人与中医后生,学了脉法很久也无法应用于临床,而极简脉法这一极简脉法或许可以解决您所顾虑的问题。


中医对疾病现状并且深知预后推演的重要性、持脉有道,大道至简,关于极简脉法的一些问题,我们整理梳理了一下,并且写出了一篇能让你受益匪浅的文章,让你更简单的进入这一易学易用的速效脉法。


极简改脉法,是李昌海会长由其先辈传承,并由他由多年临床经验研究出的一套独立完整的脉学体系。这套脉学体系根基于《黄帝内经》,注重于阴阳,并依脉将方切入,予以改善、调理体质及修复损伤脏腑,进而解除患者的症状,对各种疑难杂症有神奇的疗效、治愈率高。


2018-2022年先后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了四期脉学私塾班。培养了一批脉学传人。主要学员有:私立医院院长、体制内名中医、民间名中医、连锁医馆创始人、中医博士、中医硕士、独立诊所经营人……。


当一个健康的人有了疾病,故然其正常脉象也就变为了病脉,经过治疗,若脉象有所改变则疾病将愈、疾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常的脉象转变为病脉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将病脉改变为正常脉象有时这种治疗方法则会非常的迅速,让我们更快的脱离病症的折磨。如果我们已经掌握每种疾病的进展规律以及最终的归属。那便会更好的选择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导向。所以恰当的人为干预病脉,便会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必然会创造出治疗疾病的全新且独特的方式。这便就是改脉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原理。


如将性格暴躁之人的脉象依据各种方法进行改变,使脉象改变让其性格变得缓和。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果通过脉象来正确的使用中草药、艾灸、放血等等,一系列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始手段、将患者的病脉修改为脉位的中段位、使脉长短适中,脉率和缓、脉的节律无杂波、脉大小适中、脉粗细适中。让患者的脉象进行了改变,使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在大多人眼中的疑难杂症便就这样轻松的治愈了。


极简改脉法脉学共有六大特点:


A. 大道至简(只有几种脉象和10多个方剂)


B. 脉方对应(把脉就知症状、凭脉用药)


C. 用药平和(按脉给药为特色,方便安全)


D. 善治难症(调理体质,解决难症关键)


E. 见效神速(现场把脉用药,现场见效)


F. 易学易用(三天学会,一月熟练运用)


分别是有力、无力、虚脉、实脉、寒脉、热脉


就算人体的病症再复杂,它依旧逃不出阴阳的大框架,而人的寸口脉位便已经将阴阳布置好了,左右寸关尺对应的是五脏,浮中沉则是分辨阴阳的关键,所以我们只需要掌握住这些最基本的把脉常识,再通过各个部位去辨认有力、无力。虚脉、实脉、寒脉、热脉就可以判断人体五脏系统出现的问题,当我们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就可以通过五脏体系统筹所有的疾病诊断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道毕矣,就是那么简单。在中医书《内经》上便有一句话阴阳者,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但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因为所使用的中医众多他们的框架和所站的角度都不相同,就像爬山,每一条路都可以到山顶,这只不过是一条环节最少,最好走的路。听很多中医说过,某些达到高水平的中医大师,他们可以使用一个方子来调理大部分的病症,而只需要简单加减调整,效果就可以做到比其它普遍药方好见效快,这便就是因为掌握住了疾病的本质。


同时再通过诊脉后知道了疾病所在的脉象再通过使用合适,正确的药物进行改善脉象。脉象改变则疾病治愈。就比方说:肝脉宏大有力博手应指强,是肝滞、实与热的表现。


用药如下:


降脉:牛膝、石决明


通脉:川楝子、香附、


泄热:龙胆草


药物去到几小时便可改变脉象。脉象改变后人的疾病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便就是所谓的改脉、当然也可以使用针灸方法等等一系列中医手法进行改脉。


之前学习过的同学的反馈普遍是:非常好学,堪称是最好学的脉法,因为只有六种脉象,三天就可以学会,一个月就可以熟练运用,第一期的学员,有的都已经用出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学员的反馈:


一、简化脉学


1、传统脉学


2、极简改脉法脉学


3、小组把脉实操


4、作业


二、依脉拉症


1、大医脉神,全息脉


2、极简改脉法依脉拉症


三、基础脉法改脉用药


1、五脏疗法改脉用药


2、三焦疗法改脉用药


3、清挡路改脉用药


4、其它


四、现场教学治疗:头痛胃痛等病症


五、案例讲:


你可能缺的是一位脉诊的领路人!李昌海会长精研脉诊多年,总结出一套简单、实用、效佳的脉诊心得。从极简脉法切入,带你抓住脉象,勘破人体气血状态!


报考条件查询

预约查询
报名热线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

19386963380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点击进入>>

投诉建议邮箱:

在线交流 微信公众号